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资质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异地医保结算等级、医保异地就医医院级别
发布时间: 阅读量:

随着医改进入关键阶段和深水区,利益格局调整更加复杂,对医改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要求显着提高,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凸显。矛盾日益突出,改革任务更加艰巨。医疗保险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网络化,2017年底前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外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早在去年,总理就明确表示,将用两年时间实现全国医保网络,解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问题。规划这项工作的计划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第二步,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医疗、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第三步,实现其他符合转诊异地就医条件的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据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表示:
第一步的目标已于去年底实现。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第二步目标是今年上半年实现退休人员外地医疗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第三步目标将于今年年底,即2017年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胡晓义总结:跨省异地医保直结算涉及5组:人
事实上,异地就医的很大一部分通常是在周边地区,因此在该地区周边建立异地安置点可以解决大部分异地安置问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困难不在于技术层面,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目前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改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重构医疗服务流程、重组医疗资源格局。目的是将急慢性病分开,鼓励常见病到基层解决,希望引导群众到基层就医,而不是集中向上、到大城市、大医院就医。
但必须考虑到,随着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制度的实施,医保缴费等现有政策更倾向于与大型综合医院对接,实现实时结算。这客观上鼓励了患者无论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就诊。趋势。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更多患者涌入更大的医院,即使是病情较轻的患者。因此,分级诊疗作为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工作,也需要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发展基层医疗机构。
首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加强基层医生的培养和使用是关键和突破口。基层医疗机构医生薪酬、晋升等问题要尽快解决。只有稳定,基层医务人员才能看到基层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要“软”、“硬”并重。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各地共同建设基层医院、培养人才,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快速发展。
现在方案已经明确,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
从时间上看,阶段性目标的期限日益临近,促使有关方面尽快落实。但分级诊疗、异地就医解决的拦路虎依然存在。还需要综合考虑和考虑不同主管部门下属的医院能否彻底落实当地的管理制度,畅通转诊机制,包括共享检测结果。进步。这些都与大力推进的公立医院、医疗保险、基本药物改革密不可分。作为本轮医改的重中之重,分级诊疗被视为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就医体验、整顿医疗秩序的有力工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充分发挥医保政策的调控引导作用,落实“三医联动”,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开展“强基层”保驾护航、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