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资质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类风湿关节炎致病原因 或与肠道菌群有关吗(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 阅读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可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或畸形。即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该病的病因仍不清楚。近日,国际知名胃肠病学杂志《肠道》发表题为《肠道微生物通过维生素C降解途径促进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的原创研究成果,揭示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的致病机制。本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上述发现源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学院(省级医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韩金祥教授团队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韩金祥教授、宁康教授、山东大学张雷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类风湿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多个关节出现多发性、对称性肿胀和疼痛。后期可导致关节功能丧失甚至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韩金祥团队成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较高,预后较差,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这项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维生素C水平过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类风湿关节炎“细菌-肠-关节轴”的新致病机制。这项研究发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时,肠道菌群悄悄激活“细菌-肠-关节轴”机制,使人体内维生素C的水平大大降低。研究还发现,大肠杆菌和牛链球菌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阶段显着活跃。专家认为,上述发现为通过“细菌-肠-关节轴”机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