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资质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艾灸养生艾灸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艾灸养生艾灸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布时间: 阅读量:

本文主要介绍艾灸养生 艾灸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图片(艾灸养生 艾灸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一起看看艾灸养生 艾灸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图片(艾灸养生 艾灸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相关资讯。
艾灸是中医常用的排毒方法,艾灸的方法和操作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可以在家做艾灸,有的需要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这里& # 039;这是如何做艾灸的。
按照施灸的方法,艾灸可分为五类:
1.直接灸
将大小合适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进行艾灸。如果艾灸时皮肤需要烧灼化脓,愈合后还留有疤痕,则称为疤痕灸。如果你不& # 039;不使皮肤灼伤化脓,不留疤痕,称为无痕灸。
(1)疤痕灸,又称化脓灸:施灸时,取少量蒜汁涂于穴位,增加粘连和刺激,然后在穴位上放置大小适宜的艾炷,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一个强艾炷都必须烧完,除灰后可以继续易生再灸,直到规定数量的强艾炷用完。艾灸时皮肤被火灼伤,所以会产生剧烈的疼痛。这时候可以用手在艾灸点周围轻轻拍打,缓解疼痛。一般情况下,艾灸后1周左右,艾灸部位会化脓形成灸疮,约5-6周后,灸疮自行愈合,脱落后留下疤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淋巴结核等慢性病。
(2)无痕灸
艾灸时,先在穴位上涂上少量凡士林,使艾炷容易贴住,然后将大小合适的艾炷放在待点穴位上进行艾灸。当艾灸筒的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燃烧起来,病人感到轻微的灼痛时,就可以很容易地再摩擦艾灸筒。如果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医生可用钳柄将艾炷推出,再继续易位施灸,直至按规定次数施灸完毕。一般应施灸至局部皮肤发红无水泡为止。因其皮肤无烧伤,艾灸后不溃烂,不留疤痕。一般虚寒疾病都可以用此法治疗。
2.间接灸
它是将艾炷从施灸穴位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一种灸法。如隔姜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
隔姜灸是将新鲜生姜切成直径约2-3cm、厚度约0、2-0、3cm的薄片,中间刺几个孔。然后将姜片放在要艾灸的穴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艾灸。当艾绒燃尽后,很容易施灸。艾灸按要求用力,使皮肤红润不起泡。常用于呕吐、腹痛、腹泻、寒性关节痛。
(2)将新鲜蒜头切成0、2-0、3厘米厚的薄片进行隔蒜灸,中间打几个孔,然后放在需灸的俞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灸。艾炷燃尽后,很容易再灸,直到规定的强灸次数完毕。此法多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初肿等疾病。
(3)隔盐灸是在肚脐上灌以纯盐,或在盐上放一片薄薄的姜片,上面放一个大艾炷进行艾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吐泻、中风证。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磨成粉末,用酒勾兑制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打几个孔,放在要灸的穴位或患处,再把艾炷放在上面灸,直到达到规定的壮穴数。可用于治疗阳痿、早泄或命门火衰所致的疮疡。
3、艾条灸
(1)艾条灸是取24克纯净柔软的艾绒,铺在长26厘米、宽20厘米的细草纸上,卷成直径约L、5厘米的圆柱形艾条。它需要被卷起
鸟啄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不固定在距施灸部位皮肤一定距离处,而是像鸟啄一样,上下施灸。此外,还可上下或左右均匀移动或反复施灸。
4.温针灸
温针灸是一种针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艾灸的疾病。操作时,将针插入穴位取气,并给予适当的补泻手法,以留针。然后将纯净柔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在针柄上插入一根长约2cm的艾条,开始艾灸。艾绒或艾条燃烧后,清除灰烬,取出针。
5.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是一种专门用金属制成的圆筒灸器,所以又叫温筒灸。桶底尖平,桶内套有小桶,小桶周围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药物放入温灸器的筒体内,点燃后扣上温灸器的盖子,使其置于穴位或需灸部位,并进行艾灸,直至灸部皮肤红润。具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根据身体的穴位,艾灸方法可分为三类:穴位艾灸、局部艾灸和全身艾灸。
【穴位艾灸】
点燃艾条后,在穴位上方约10 ~ 30毫米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0分钟左右,直到皮肤温热发红,不烫不烫。
艾灸分为温和灸、旋灸、鸟啄灸。也可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用于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温馨提示:
温和灸: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穴位或患部,烟熏。
旋转灸:艾条点燃端虽与被灸皮肤保持一定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均匀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
鸟啄灸:艾条点燃的一端不固定在距施灸部位皮肤一定距离处,而是像鸟啄一样上下移动。
按照上面的正确方法艾灸。如果发现皮尤有灼痛感或烧灼感,那么就要检查艾条的质量。
[当地艾草熏蒸]
将3~6根艾条用胶带扎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熏艾条。
艾灸方法举例:
痛经用6支艾条将小腹抽至肚脐,每周两次,每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血液循环。
肩周炎可用艾条3~5根,从颈部风池穴向肩峰穴、肩井穴艾灸5分钟左右。熏蒸艾条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要着凉。
如果腹部着凉,拉肚子等。可以用几根艾条把小腹熏到肚脐,可以祛寒。
[全身艾草熏]
夏天用6 ~ 8支艾条(冬天用8 ~ 10支),成一排捆起来点燃。将蒸熟的姜片贴在背上(艾灸前将生姜切成镐形,放入锅中蒸至变软备用)。轻排艾条,与姜片保持半寸至一寸的距离,慢慢上下移动,一般抽30 ~ 40分钟。
将姜片贴在小腹和肚脐周围,上下熏20 ~ 30分钟。
在两小腿外侧和内侧,从脚踝到膝盖,上下,前后,抽30 ~ 50次。
同时提醒读者,艾灸前要做好适当的准备。首先将3片生姜、10颗红枣(去核)、10颗桂圆(去核)放入水中煮15分钟,然后倒入粉碎机中打成糊状。这样才能养生补阴。
艾灸也可以在家里做,但是在家里做艾灸需要注意以下十个方面。
1.注意和耐心:施灸时注意你的注意力集中,不要& # 039;使用mox时不要分散你的注意力
3.防火:许多现代人& # 039;衣服是用化纤、羽绒等制成的。这些都是容易燃烧的。所以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止降火,尤其是艾灸的时候,防止艾条滚落。艾条灸完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塞入直径略大于艾条直径的瓶中,以便熄灭。
4.注意保暖防暑:因为艾灸时要暴露一些体表部位,冬天要保暖,夏天热了要防暑。同时注意室内温度调节,打开换气扇及时交换新鲜空气。
5.防止感染:由于化脓灸或灸治不当,局部烧伤可生疮,产生灸疮。务必不要打破疮。如果溃疡感染,及时使用消炎药。
6.掌握艾灸的程序:若艾灸穴位众多且分散,应按背部、胸腹、头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艾灸的时间:有些疾病一定要注意艾灸的时间,比如失眠,艾灸要在睡前进行。饭前和饭后不要空腹施灸。
8.循序渐进。第一次使用艾灸时,要注意刺激量。一是用少量小剂量的,比如小艾,或者艾灸时间较短,强的次数较少。以后加大剂量。唐& # 039;不要从大剂量开始。
9.晕灸的预防虽然晕灸很少,但一旦发生晕灸,就会出现头晕、眩晕、恶心、脸色苍白、心悸、出汗等。甚至出现昏厥。昏厥灸后,立即停止灸,平卧静卧,然后在足三里处加灸,轻轻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艾灸温度的调整:对于皮肤感觉暗沉的人或小孩,将食指和中指放在艾灸部位的两侧,感受艾灸部位的温度,这样既不会灼伤皮肤,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上是对艾灸方法、艾灸操作方法、在家艾灸注意事项的描述。更多关于艾灸功能的信息,请搜索养生之道网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艾灸养生 艾灸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图片(艾灸养生 艾灸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站点。
相关文章
-
-
-
-
-
艾灸能治妇科
网友 2023-01-06
#海底,会阴,人体,放松,穴位213次浏览 -
练太极拳的禁忌、练太极有什么应该注意的事项
网友 2023-01-06
#太极,穴位,经络,意义,拳击113次浏览 -
-
-
-
手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手上的经络养生
网友 2023-01-05
#可以,预防,有效,缓解,穴位17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