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资质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国家不提倡做近视眼手术吗
发布时间: 阅读量:

真的不提倡近视眼手术吗?
近视眼的普遍性逐渐提升,全国近视人口已超过 6 亿,也就是说,每 4 个人中就有 1 个近视。随着治疗方式的不断发展,近视眼手术逐渐成为人们改善视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近来传闻指出,不提倡近视眼手术,一时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
一、对近视眼手术的官方表态
卫生健康委明确表示,对于近视眼患者,包括青少年,在符合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进行近视眼手术。对近视眼手术的态度并不是一味反对,而是强调科学、规范和谨慎。
二、近视眼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近视眼手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主流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激光近视手术(LASIK)和晶体植入术(ICL)。
激光近视手术(LASIK):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手术过程较为简单,恢复时间短,术后视力一般可以达到 1.0-1.2。
晶体植入术(ICL):将一种特制的隐形眼镜植入患者眼内,以此来矫正近视。该手术无需切削角膜,可保留较多的角膜组织,术后远期效果稳定。
在安全性方面,近视眼手术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都能获得良好的视力。根据相关研究,激光近视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 1-2%,而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 0.5-1%。
在有效性方面,近视眼手术后的长期效果也较为稳定。研究表明,激光近视手术术后十年视力稳定率在 80% 以上,晶体植入术术后十年视力稳定率可达 95% 以上。
三、近视眼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近视眼手术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存在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近视度数稳定,且在 1000 度以内;
角膜厚度正常,没有明显的眼部疾病或全身系统性疾病;
有摘掉眼镜或隐形眼镜的强烈愿望。
禁忌症:
近视度数不稳定,呈进行性加深;
角膜厚度过薄或存在角膜疾病;
患有严重的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等;
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
孕期或哺乳期。
四、为何强调谨慎选择近视眼手术
之所以强调谨慎选择近视眼手术,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近视眼手术并非完全无风险:虽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干眼症、视力下降等。
术后效果并非性: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视力回退的情况,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或佩戴眼镜辅助矫正。
我国近视眼手术发展尚不均衡:部分地区和医疗机构手术技术和设备水平参差不齐,容易出现手术质量问题。
五、如何科学选择近视眼手术
对于有近视眼手术需求的患者,建议遵循以下原则进行选择: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选择拥有卫生健康委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开展近视眼手术资质的医疗机构。
咨询专业眼科医生:详细咨询眼科医生,了解自己的眼部情况,是否符合近视眼手术的适应症,并了解手术的风险和预期效果。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遵照医生嘱咐,做好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术后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术后效果稳定。
六、近视眼预防才是根本
虽然近视眼手术可以帮助改善视力,但预防近视眼的发生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大力提倡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就开始采取近视眼预防措施,包括: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使用 20 分钟休息 20 秒。
保证充足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 2 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多巴胺释放,抑制近视眼发展。
保持正确读写姿势:读书写字时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近距离用眼。
选择合适的照明:读书写字时,保证充足的光线,避免在昏暗的环境下用眼。
及时矫正视力:发现近视眼后,及时进行验光配镜,矫正视力,延缓近视眼加深。
并非不提倡近视眼手术,而是强调科学、规范和谨慎。近视眼手术在符合适应症的前提下,可以作为改善视力的有效方式。预防近视眼的发生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近视眼的发病率和进展速度,呵护我们的眼睛健康。
相关文章
-
国家不提倡做近视眼手术吗
网友 2024-05-26
#国家不提倡做近视眼手术吗103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