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医院提供专业的近视检查服务,且检查流程系统全面,包含多项针对性项目。以下是医院检查近视的常规流程和内容:
一、常规检查项目
1. 视力检查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测试:通过视力表(如E字表)测量远视力和近视力,判断是否存在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
主导眼检查:确定主导眼以优化配镜方案,避免视疲劳。
2. 裂隙灯检查
用于观察角膜、虹膜、晶状体等眼部结构,排除结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避免误将其他眼病导致的视力下降归因于近视。
3. 眼压测量
筛查青光眼风险,尤其散瞳前必须检查眼压,确保用药安全。
4. 散瞳验光
儿童及青少年因调节力强,需滴散瞳药物(如阿托品)麻痹睫状肌,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近视、散光等)。
散瞳后可能出现短暂畏光、视近模糊,需佩戴太阳镜并避免用眼疲劳。
5. 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测量
角膜曲率检查:评估角膜弯曲度,结合眼轴长度判断近视类型(轴性近视或屈光性近视)。
眼部A超:测量眼轴长度,监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情况,预测近视风险。
6. 眼底检查
通过广角眼底照相或检眼镜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等,排查高度近视可能引发的病变(如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
二、特殊检查与个性化评估
1. 综合验光
结合电脑验光与人工验光,确定精确度数,并通过红绿测试、交叉柱镜等步骤调整散光轴位和度数。
部分患者需进行双眼平衡测试,避免两眼度数差异过大引发视疲劳。
2. 视功能检查
评估调节能力、集合功能等,尤其适用于青少年近视进展快或视疲劳患者。
3. 近视并发症筛查
高度近视患者需定期检查眼压、视野、黄斑区等,预防青光眼、黄斑病变等。
三、检查后的处理建议
1. 配镜矫正
根据验光结果定制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需注意瞳距、镜片光学中心等参数匹配。
2. 近视控制干预
儿童青少年可考虑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OK镜)或双焦点镜片,减缓近视进展。
成人可选择屈光手术(如全飞秒、ICL晶体植入),但需通过术前评估(如角膜厚度、眼底健康)。
3. 定期复查
儿童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成人每年至少一次,监测度数变化及眼部健康。
四、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优先选择设有独立眼科的三甲医院或专业眼科中心,如香港眼科医院、深圳眼科医院等。
检查前准备:避免佩戴隐形眼镜(至少停戴1周),儿童检查需家长陪同并携带既往病历。
护眼习惯配合:检查后需注意用眼卫生,增加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以上),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若有进一步治疗需求(如手术),建议结合医生评估选择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