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资质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蒋介石的养生方法(蒋介石的养生之道文章)
发布时间: 阅读量:

蒋介石作为中国近代政治历史人物,在日常生活的许多细节中都蕴藏着健康理念。纵观江氏88年的悲惨一生,他的养生法则无非就是以下五戒:
蒋介石的5条健康秘诀
戒掉愤怒
早在青年时期,蒋介石的脾气就非常暴躁。 1. 当事情出错时,他经常生气。正如蒋本人在1921年至1925年的日记中所写:“我因虐待自己而失去了体面。我几乎不配当首席部长,我只有一个大过。” 1925年后,蒋介石开始极力克制自己的性情。如果你有什么问题,遇到问题时尽量“别生气”。他在日记中曾立下“四誓”,即“不咒骂他人、不打人、不怒气说话、不怒气冲冲”。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有意识地重读了《墨子》、《老子》以及一些与养生有关的医学书籍。 “怒气过盛则百脉不顺”的道理让他恍然大悟。蒋介石晚年得出的结论是,戒掉愤怒的关键是在愤怒即将爆发时找到抑制愤怒的方法。这样调节胸中之火,不仅可以避免一时的肝火,还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节制
30岁之前,蒋介石的私生活一度放荡。 1930年后,当43岁的蒋介石事业顺利、生活环境良好时,他开始考虑照顾自己的身体。蒋介石认为,人的愿望,特别是肉体的愿望,如果不加以约束,其先天体质很可能会遭到破坏。蒋介石当上国民党主席后,开始主动避免与异性接触和交往,甚至很少参加官方招待会和舞会。 60岁以后,蒋介石从克制欲望发展到“禁欲”。台湾传记作家汪峰曾在书中说道:“随着夫妻双方都步入老年,老老师从台湾时期起就逐渐停止了性生活,到了民国1950年代才正式分床睡。”
戒掉不耐烦
蒋介石在南京黄浦路居住期间,开始将“忌急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曾写道:“莫急躁,自古有句明话:急躁则急躁,急躁则厌烦。凡事三思而后行,急躁是万灾之源,理性使伟大的事情发生。”
戒除贪婪
蒋介石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戒贪”当然不是指金钱和物质,而是指晚年的健康。他主张“吃得少有好处,吃多了没有好处,吃多了对身体有害”。他有句名言:“有钱难买老和瘦”。由于严格控制饮食,他70岁时没有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
戒律
“说多了就失言了。说多了伤心。说多了伤身。”除了说话太多会影响政治生涯之外,蒋介石“不说话”的另一个原因是“说话太多消耗心灵,沉默寡言有益精神”。到台湾后,他与宋美龄交换意见时,经常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