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资质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药材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论文(药材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 阅读量:

在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中,药材既常见又特殊。世界许多国家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都可以看到药材的身影。我国药材种植和利用历史悠久,此类遗产资源更加丰富。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纯药材项目有辽宁宽甸人参传统栽培体系、重庆石柱黄连生产体系、德清淡水珍珠传统栽培利用体系、浙江、湖南龙山的油桐种植系统。云南文山三七种植体系、吉林和龙林人参植栽培体系。此外,我国还有50多个药食同源项目,涉及枸杞、杏仁、桑叶、麦芽、葛根、生姜等数十种作物。如果再加上一些待申报的项目或者省级项目,数量还会更多,比如浙江武义的灵芝-铁皮石斛栽培体系、浙江东阳的元湖栽培体系……它们是所有巨大的宝藏。
近年来,传统药材作为重要的医学科学资源,受到广泛关注。最典型的例子是屠呦呦院士带领团队从传统药用植物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已造福全球数十亿人。用青蒿素联合药物加小剂量伯氨喹治疗患者以预防疟疾传播的技术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确认和推荐。这一事实充分体现了中药材对现代药学的贡献。
三七药品的研发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三七又名山七、田七,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据推测,其使用历史已有3000多年。据记载,云南名医曲焕章创制白药,其主要成分是野生三七。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从三七中发现了一种具有止血作用的氨基酸,并将其命名为三七。后来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制药中。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因产于山西上党(今长治市)而得名。 《范子计然》中提到“人参出自上党,似人者善”。《石勒别传》 有“楚勒故里生人参,甚繁”的记载,说明“上党人参”可能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人工栽培的历史。生长于长治市壶关县紫团山神源谷的紫群参,自古以来就是医家处方的重要药材。有专家还认为,当时的“上党人参”与今天的党参不同。目前,壶关党参栽培体系正在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药农文化遗产除了生产药食两用产品外,还可以营造健康环境,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并有机会产生更大影响,成为继茶文化、稻文化之后传播中华文化的又一重要手段等介质。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国民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药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