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资质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养生的观点、养生主论点
发布时间: 阅读量:

本文主要介绍养生的观点(养生主论点),下面一起看看养生的观点(养生主论点)相关资讯。
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卫生保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贡献。中医养生的精髓与《内经》中提到的“治未病”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代谢性疾病的并发症。这正好给了人们一个控制和预防疾病的时间。
例如,高血压是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最大危险因素。可怕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即使知道,也无法正确控制水平。很多人说血压升高就要吃降压药。这是不正确的。患高血压可以说是“无期徒刑”,但不代表每天都要吃药。有一种治疗高血压的阶梯疗法。第一梯吃一种药,第二梯吃两种,第三梯吃三种。当病情减轻稳定后,会逐渐减少,甚至一段时间,可以间断服药,甚至在血压稳定后间断停药。
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也是中医的治疗策略,即天人合一,因人而治。控制血压,吃药也是一样。应该是根据时间制作的。我的经验是,夏天血压稳定后可以少吃药或者间断停药。到了秋、九月份天气变冷,就要提前恢复用药,即使血压不高,也可以从第二年开始,到3、4月份逐渐减少剂量。随着季节动态调整,因人而异。有几个老大学生也是高血压患者。按照这个方法,他们几十年来血压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大的波动。
在每一件大事上保持冷静。
陈可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和心脑血管病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人老了,心态比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重要得多:老了,要珍惜和热爱生活,多做自己喜欢的事,心情不能乱。我很欣赏清代同光皇帝翁同龢的对联,上面说“凡大事,皆有从容,但我不信今无古圣。”逆境的时候,也可以参考一下。
055-79000有一段话也说得很对:“君子有三戒:年少时血不定,戒之以色;而且坚强,血气方刚,戒了斗;老了,血脉衰弱,可以退出。”事实上,不仅是老年人,年轻人也不应该追求不应有的物欲和名利。拥有良好的生活态度,少花时间和精力去抱怨和怨恨。无欲则刚,少点不快,多点快乐,活得自在。
保持好奇的心。
韩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生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
人们常说“人老了不老”,这鼓励我们老年人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探索和发现生活的乐趣。
比如我在走路的时候发现有的垃圾桶很干净,有的很脏,附近掉了很多垃圾。对于身边脏兮兮的垃圾桶,我想,为什么人们不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呢?研究的结果是,这些垃圾箱基本上都是需要用脚踩的。第一,踩上去盖子不够大;第二,当你松开盖子时,你把它撞回去,然后关上。气味大,身上容易沾上脏东西。当人们扔东西时,很容易把它们扔到垃圾箱外面。所以我建议这种垃圾桶的设计可以避免上述问题,这样会大大减少垃圾被扔到外面的几率。
其实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来说,琢磨一下
锻炼现在是我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1994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卧床两个多月。然后我意识到,不运动是不行的。从那以后,我开始督促自己锻炼,从每天前半个小时到每天一个小时再到一个半小时。现在,我每天晚上从十点钟锻炼到十一点半。
我最常做的运动是哑铃。我做单手10kg和单手5kg,一个是卧倒,一个是站起来,每个动作做四组。除了哑铃,每天还要跳1000下,做10个左右的仰卧起坐锻炼腹肌,五个点100多个背部练习。
经过长期锻炼,我从80斤减到现在的67斤,身体负担大大减轻。而且睡得很好,睡着了,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好。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运动也是讲究方法的,最好在专业医护人员或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伤害或适得其反。
预防不是生病,而是少生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
目前中国有2.9亿心血管病人!三四十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人有冠心病。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三个月就遇到一次心梗,现在每天都能遇到这些病。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有三:一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营养过剩导致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问题;二是生活压力大,导致血压出现问题;第三是现代人吸烟没有得到控制。
对于普通人来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控制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确实有很多风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比如性。患心脏病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但有些危险因素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吸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量运动、健康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等。
不能说做好这些预防措施就可以完全避免生病。预防不是生病,而是少生病。不是说不抽烟就不会得心梗,也不代表糖尿病会并发心梗。有些人可能认为心肌梗塞与吸烟无关,但实际上吸烟会大大增加患病的机会。所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风险因素的叠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中的参考文献:
《论语》 2018-08-31 《健康时报》
《院士们的养生招儿》 2017-10-06 《健康时报》
《院士们的健康感悟》 2018-06-01 《健康时报》
编辑:卜文
大牌专家咨询,贴心健康提醒,尽在健康时报客户端。移动到App Store,从各大安卓市场下载,蓝色图标就是官方产品!
了解更多养生的观点(养生主论点)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站点。
相关文章
-
有助于男性健康的食物、男人必吃的12种健康食物
网友 2023-01-06
#食物,健康,可以,男性112次浏览 -
-
-
-
-
春季养胃的养生知识、养生先养胃
网友 2023-01-06
#养生,春天,维生素,豌豆77次浏览 -
-
中医有哪些通经络的方法、经络养生手法
网友 2023-01-05
#经络,养生,方法,手法151次浏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