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资质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秋分的保健养生、秋分时节中医养生保健要点
发布时间: 阅读量:

本文主要介绍秋分的保健养生(秋分时节中医养生保健要点),下面一起看看秋分的保健养生(秋分时节中医养生保健要点)相关资讯。
静听风雨,静观明月。
用思念煮酒。
“秋分阴阳相伴,昼夜忽冷忽热。”
秋,斗指已。每年9月23日左右,太阳经度180,秋季平分,蓝天万里。秋天和春天的人是同一天。太阳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
从这一天开始,阳光直射继续从赤道移动到南半球,北半球开始白昼变短,黑夜变长。根据历法的秋分理论,这一天正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所以称为秋分。但是根据天文学,北半球的秋天始于秋分。
“三个春分点”
雷声开始聚集,昆虫开始叮咬。
9.23-9.27秋分后雷声停止。
9.28-10.2刺虫回土准备过冬。
10.3-10.7水开始变干,空气中的水分变干。
“传统习俗”
月上祭秋,岁月静好。
秋天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此时大部分地区正式入秋,凉风习习,秋高气爽,桂花飘香,螃蟹黄黄。
人们非常重视这个收获的季节,所以人们形成了秋分的各种习俗。无论是扫墓祭祖,还是拜月、下蛋游戏、秋菜,都寄托着人们对四季更替、岁月静好的美好感受。
祭月节
古语有云:“春祭日月”。过去,秋分节气是传统的“拜月节”。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在秋分祭月的习俗。
其祭拜的地方叫天坛,北京的月坛是明清皇帝祭拜月亮的地方。755-79000年:“天子在春晨,月在秋。朝日之日,月之夜。”这里的月夕指的是晚上对月亮的崇拜。
他知道今晚的露珠会是霜,家里的月光是多么明亮啊!
“祭月节”是今天中秋节的前身。因为这个节日里肯定有满月,而在中秋节,就是满月。如果白天天气晴朗,晚上会看到一轮明月。
因此,为了避免满月出现在秋分这一天,人们把“祭月节”从秋分这一天改为中秋节。如果有幸和亲朋好友一起赏月,也是一件优雅的事情。可惜现在我们抬头只能看到冰冷的高层商业建筑。不好意思!)
垂直蛋
“秋分到了,鸡蛋好看”
每年的春分或秋分,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立蛋”的习俗。首先,选择一个匀称的鲜鸡蛋,轻轻地放在桌子上,让它直立起来。庆祝秋天的到来。
立鸡蛋与秋分无关,而是使鸡蛋的重心低于鸡蛋中间最大周长的曲线位置。用科学术语来说,秋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相等的一天。倾斜66.5度的地轴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正好处于力量相对平衡的状态,非常有利于卵子的竖立。
吃秋菜
“秋汤填脏,洗肝肠。一家人,老老少少,平安健康。”
秋天,民间很多地方(以岭南最盛)吃一种叫“野苋菜”的野菜,有的地方称之为“秋蒿”,这就是“吃秋菜”的习俗。
秋天来了,全家人提着篮子去地里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它们大多是浅绿色的,很薄,大约有一个手掌的长度。采摘下来的秋菜,一般都是在“滚汤”里和鱼片一起吃,炖出来的汤叫“秋汤”。人们抢着吃秋菜,是为了祈求家里平安,身体强壮。
“秋分养生”
宁心安神,平气定神,从而缓解秋郁。
秋天的萧瑟让人感受到它
秋天来了,阳光没有夏天那么强烈,雨天也会逐渐增多。此时人体的褪黑激素会增加(充足的阳光可以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甲状腺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一直维持,使人心情抑郁。因此,晴天多晒晒太阳可以开阔人的心情,使人更有精神。
调整饮食,预防便秘。
秋季天气多变,空气十分干燥,常使人燥热、气虚虚弱或阴血不足,会导致便秘。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有的人2-3天排便一次,甚至一周排便一次,排便不规律,排便非常困难,粪便干燥。
平时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所以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饮食不能太精细。(饭后一杯酸奶也能缓解便秘)
“秋分辅食”
荤素并重,阴阳平衡。
秋季养生要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均衡营养”(不要挑食!),暑热过后,此时我们的身体处于营养缺乏状态,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注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一日三餐要温、软、淡、素、鲜。少食多餐,切忌生冷或太热等刺激性食物。这样才能保证肠胃的健康吸收。比如早上最好吃一些清淡养胃的粥,加入黄芪、枸杞、党参等中草药。
其他时令食物也要适当食用:养骨补髓的秋蟹,润肺清热的梨、橙、甘蔗等新鲜水果,葱、姜、茴香、辣椒等辛辣之品尽量少吃。
秋分菜单
百合雪梨瘦肉汤
原料:瘦肉、雪梨、百合花瓣、生粉、料酒、盐。
将瘦肉切成肉末,加入生粉料酒腌制10分钟;
梨洗净切块,百合花瓣洗净,倒入锅中,加水煮10分钟;
加入瘦肉末,继续煮3分钟;
加入少许盐调味。
蟹肉炒年糕
配料:梭子蟹、年糕、姜片、酱油、盐、陈醋、白糖。
将年糕提前用水浸泡,备用;
将梭子蟹洗净,去须,切大块;
锅内热油,炒姜片,炒梭子蟹块至变色;
将年糕快速翻炒,将梭子蟹块翻炒至均匀;
锅内倒入少许水,加入盐、酱油、几滴老陈醋、白糖,拌匀后小火慢炖。
转中火,等到年糕软糯。
进一步阅读
穴位保健,节气保健
入秋后,阳气弱于阴气,天气明显转凉,是进补健身的季节。
太学
位置:足,第一跖趾关节后缘,红肉与白肉交界处。
功能:调节脾胃功能。
赫格
位置:手背上,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中点。
功能:和胃、宽胸、理气。
天突穴
位置:颈前、锁骨内侧、胸骨柄上缘凹陷处。
功能:滋阴生津,润肺化痰。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后记: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了解更多秋分的保健养生(秋分时节中医养生保健要点)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站点。
相关文章
-
-
-
-
春季养胃的养生知识、养生先养胃
网友 2023-01-06
#养生,春天,维生素,豌豆77次浏览 -
中医有哪些通经络的方法、经络养生手法
网友 2023-01-05
#经络,养生,方法,手法151次浏览 -
-
-
-
-
老年人平时怎么养生、中老年人如何养生保健
网友 2023-01-05
#养生,晚餐,保健,中老年人,时间66次浏览